乡村研究数据库 >
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的基本情况分析
未成年人互联网认知及态度的基本情况分析
报告字数:11392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本报告研究未成年人对互联网认知和态度基本情况的理论支撑点。本文基于第七次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2013)的数据,并参考前六次调查数据,就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对互联网的整体认知、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互联网信息甄别、模仿网络语言和网络行为情况、对父母态度的认知等方面,分析说明未成年人在互联网认知及态度上的基本情况。在以上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从三个方面给出促进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思考和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未成年人对互联网的认知情况分析
- (一)除了休闲娱乐外,完成学业也成为未成年人上网的主要目的之一
- (二)对互联网整体持肯定态度
- (三)未成年人获得新闻信息的渠道相对多元,但以电视为主
- (四)在信息鉴别上未成年人有自己的鉴别标准
- (五)多数遭遇过不良信息,但未成年人能抵制不良信息的冲击
- (六)网络语言和行为完全融入未成年人生活中,但他们对网络功能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
- (七)未成年人较为清晰地感知到父母对自己上网的态度和上网后的担忧,也认识到当前未成年人中存在的上网问题
- (八)大多数未成年人在上网时受到父母的管束,但他们普遍认为父母的技术不如自己
- 三 思考与建议
- (一)重视未成年人的专属需求,加强未成年人趣味性学习网站的开发
- (二)重视媒介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安全用网
- (三)重视亲子之间在互联网认知上的双向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