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未成年人网络交往行为研究
未成年人网络交往行为研究
报告字数:13361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西方社会学界将互联网视为信息时代的生产工具,从生产工具改变生产力、变革经济基础、重构社会的角度提出了“网络社会”的概念,认为这是全球正在浮现的新社会结构。进而指出,人们应该回归到观察特定社会(经济、制度和文化)环境下的人对于技术的使用,来思考新的社会的重构过程。从这个意义来看,观察和研究未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行为,是观察新的社会建构的基础。本文将未成年人视为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以其网络交往行为作为切入点,基于实证调查得来的数据,来观察和思考中国在互联网中成长的新一代的网络交往行为。本文以“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项目组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以2013年第7次调查为主线。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未成年人网络交往基本模式
- 1.以熟人为主的交往圈
- 2.交往规模在可控范围内
- 3.“腾讯”是未成年人网络交往的重要“场所”
- 三 未成年人网络交往中的信任构建
- 1.网络交往中的自我披露
- 2.对交往对象的了解
- 3.对网络交往利弊的看法
- 四 未成年人网络交往中的关系拓展
- 1.通过网络结交新朋友的概率
- 2.结交网络新朋友的方式
- 3.与网上新朋友的关系保持和发展
- 4.对与网上新朋友关系发展的预期
- 5.不同群体在网络关系拓展方面呈现一定的差异性
- 五 结论与建议
- 1.未成年人对网络交往有一定的认知
- 2.互联网是未成年人生活的现实世界
- 3.父辈对子辈上网的科学认知更重要
- 4.发展视角对未成年人网络交往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