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两代人互联网运用及意识的异同比较
两代人互联网运用及意识的异同比较
报告字数:12278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作为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重要渠道,已然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本篇采用比较的视角,对比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互联网基本使用状况及对待互联网的态度的异同。在具体使用情况上,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均具有较高的触网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应用以互动休闲取向为主,父母以非互动功能取向为主,二者的网络社交均倾向真实性,但在具体社交媒介上存在差异。在对待互联网的态度上,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均持有理性看待、权衡价值的审慎态度。在众多家庭中,已存在父母向孩子请教知识和技能的反向社会化现象。分析发现,角色与需求是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在互联网的学习和使用中更新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驱动力;参照与演练是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及父母寻找自我认同的途径。本文据此提出:引导未成年人将使用互联网的学习意识落实到行动中,进一步提高家长的互联网媒介素养和技能水平以及建设集监管、健康、专属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互联网平台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互联网运用及意识的异同
- (一)未成年人及其父母互联网运用的异同
- (二)未成年人与父母互联网意识的异同
- 三 结论与问题
- (一)角色和需求:信息化时代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学习社会价值观念和社会规范的驱动力
- (二)参照与演练:网络环境下未成年人及其父母寻求自我同一性的途径
- 四 思考和建议
- (一)引导未成年人将通过互联网学习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
- (二)进一步提高家长的互联网媒介素养和技能水平
- (三)建设集监管、健康、专属于一体的未成年人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