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家庭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有效机制探索
家庭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络的有效机制探索
报告字数:10534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文通过网瘾与非网瘾中小学生的成长特点比较和家庭环境比较,重点对网瘾中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描述与分析,期望给家庭教育带来启示,并提出家庭预防未成年人网络沉迷的有效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前言
- 二 沉迷网络的未成年人的主要特征
- (一)初二学生、男生、家住城乡结合部的学生是网络沉迷的高危人群
- (二)经常到网吧上网或用手机上网
- (三)把网络当作玩具而不是当作工具
- (四)更容易受到网络色情和暴力信息的侵害
- (五)学业失败、对生活满意度较低、自我认同度低
- (六)闲暇内容和形式单调,以上网打发时间为主
- (七)缺乏伙伴,课余时间大多自己一人独处
- (八)人际关系差,尤其是与父亲关系不好
- (九)感觉自己不被理解,把知心话藏在心里
- (十)经常感到孤独,缺乏与人交往的技能
- 三 网瘾高危未成年人家庭生活的主要特征
- (一)与父母交流少,亲子共同活动少
- (二)上网越被堵截的未成年人沉迷于网络的比例越高
- (三)电脑放置在其房间的未成年人网瘾比例高
- (四)沉迷网络者的家庭教育方式大多放任、粗暴或溺爱
- (五)网络沉迷者的父母往往缺乏有效教育孩子的方法
- 四 家庭要为未成年人构筑健康上网的有效机制
- (一)为少年儿童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 (二)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需求,重视他们的发展关键期
- (三)发现闪光点,帮助未成年人提升自我认同度
- (四)培养交往技能,建立支持性的人际关系
- (五)父亲要多承担家庭教育的责任
- (六)给未成年人娱乐自主权,培养积极的休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