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6年黑龙江省生育政策调整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2016年黑龙江省生育政策调整与妇女就业状况调查报告
报告字数:11474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妇女权利的增长、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是个人权益、家庭福祉,更是国家利益。无论是妇女就业还是提高妇女生育意愿,都要以机会均等和全面发展为战略立足点,需要政府部门在发展政策中纳入性别观点,关注和回应妇女需求,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切实承担起完善劳动保护政策、制定家庭友好政策、推进基本公共服务的责任,通过税收等手段鼓励企业消除就业性别歧视,倡导全社会更加接纳和包容家庭多样性;需要企业切实承担起保护女性劳动权益的社会责任,建立性别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需要全社会承认妇女参与带来的发展和繁荣;需要妇女以更积极的态度投身赋权行动。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背景
- (一)生育政策调整背景
- (二)调查实施背景
- 二 发现的主要问题
- (一)再生育意愿低,少生优生成为主流观念,本人是否为独生子女其再生育意愿存在差异
- (二)女性被视为生育、养育及家庭照料的主要承担者而受到劳动力市场的排斥现象仍十分普遍
- (三)产假待遇参差不齐,非公共部门生育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 (四)不同就业类型受访者再生育意愿存在差异,中等收入职业女性生育意愿最低
- 三 影响因素分析
- (一)高昂的养育成本、教育成本与女性就业门槛抬高,职业生涯中断风险上升,是生育意愿低迷的主要原因
- (二)友好型家庭公共政策的缺失以及“男主外女主内”传统性别分工的因袭使得育龄职业女性对待生育行为十分审慎
- (三)社会公共服务不足,公共儿童照料服务有待强化
- 四 对策和建议
- (一)提升社会性别敏感,为男女职工平衡工作与家庭提供家庭友好型及性别友好型政策
- (二)企业切实承担起保护女性劳动权益的社会责任,建立性别友好的战略伙伴关系,增强企业竞争力
- (三)强化政府财政对于公共服务的主体责任和支持力度,培育拓展多元支持的社区服务功能,为生育妇女重返就业岗位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