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于协同发展的北京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
基于协同发展的北京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研究
报告字数:13427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建设是落实首都战略定位,疏解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北京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总量增长态势,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短期内交通拥堵现象难以根本改观;加大污水与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但用水缺口依然无法完全填补;能源环保设施继续加大建设力度,但雾霾防治需要三地长期合作。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需要加强三地统一规划和建设,建立共建共享与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以轨道交通、新能源车为主导的京津冀交通体系,重视水资源集约化利用,加强开源节流,推进新型能源环保设施建设,推广新能源车,缩小三地基础设施差距,创新投融资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基础设施建设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 (一)落实首都战略定位,构建和谐宜居之都的重要保障
- (二)疏解非首都功能,实现产业有效转移的重要保障
- (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 协同发展视域下北京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与问题
- (一)全社会基础设施投资保持总量增长态势,交通出行结构进一步优化,但短期内交通拥堵现象难以根本改观
- (二)加大污水与生活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南水北调缓解北京缺水困境,但用水缺口仍然无法完全填补
- (三)继续加大能源环保设施建设力度,生活消费用能持续增长,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机动车,雾霾防治还需三地长期合作
- 三 加强北京基础设施一体化推进协同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按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构想,加强三地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立一体化发展与共建共享机制
- (二)构建以轨道交通、新能源车为主导的京津冀交通体系,实行公交化、一卡通、低碳化运营
- (三)加强开源节流,重视水资源集约化利用,新建10~20个大型人工湖泊,恢复北京水乡本色,构建北方水都
- (四)加强新型能源环保设施建设,加快低碳技术创新,推广新能源车,降低传统能源比重
- (五)缩小三地基础设施差距,创新投融资机制,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