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市适度人口动态测度:2010年与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对比
城市适度人口动态测度:2010年与201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对比

作者:王婷

所属图书:城市化与城市适度人口

图书作者:王婷

出版时间:2017年09月

报告字数:27992字 报告页数:36页
摘要:本文主要以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分别对2010年和2013年各地城市适度人口数量进行测度与比较分析,测算数据资料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依据外生因素对所选城市进行分类,目的是将所有城市区分为具有不同客观条件的类别,因为在不同的客观外生条件下,即使相同数量和类型的因素,对应的城市人口承载能力也将不同,不能进行笼统测度;二是在对城市进程分类的基础上,按照前文所构建的城市动态适度人口测度模型,分别测度2010年和2013年各地城市适度人口静态基准和城市适度人口动态上限,并进行内部分析;三是从动态变化的角度对比2010和2013年各地城市人口的变化趋势,揭示在实际运行中城市适度人口的变化,以及城市实际人口相对于城市适度人口是收敛还是发展,为寻找城市适度人口实现路径奠定基础。
文章目录
  • 第一节 基于适度人口外生影响因素的城市综合分类
  •         一 城市分类的主要原则
  •         二 城市分类体系与依据
  •         三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划分:2010年和2013年
  • 第二节 城市适度人口测度过程:以2013年A1类城市为例
  •         一 分类测度Ⅰ:计算城市人口影响因素权重
  •         二 分类测度Ⅱ:计算城市人口的实际承载力
  •         三 分类测度Ⅲ:计算城市人口的标准承载力
  •         四 分类测度Ⅳ:计算城市适度人口分类区间
  •         五 综合测度Ⅰ:寻找城市适度人口短板因素
  •         六 综合测度Ⅱ:确定城市适度人口综合区间
  • 第三节 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适度人口测度结果分析:2010年和2013年
  •         一 测度总体发现:现有承载能力条件下,城市人口相对过多
  •         二 适度与否分布:60%城市相对适度,西部适度相对高
  •         三 承载压力变化:近60%的城市实现城市人口承载压力降低
  •         四 短板因素约束:近期面临环境短板,远期将面临经济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