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4~2015年河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2014~2015年河北省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作者:陈璐 薛维君

所属图书:河北经济社会发展报告(2015)

图书作者:周文夫 孙继民 杨思远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报告字数:16235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2014年的河北经济发展正如预期所料进入了“壮士断腕”所带来的“阵痛期”。“阵痛期”中河北也迎来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两大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本报告深入分析了河北经济发展“阵痛期”中的总体表现和特征,预测了2015年河北经济发展走势,指出了在新的历史机遇的催化下,“十三五”乃至“十四五”期间河北发展的新方向、新坐标和新思路。对当前河北发展面临的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调整河北经济发展航标的新举措。
文章目录
  • 一 “阵痛期”中河北经济的总体表现和特征30744682
  •         (一)总体走势:河北经济在经历了第三次“大溜车”后呈现低位徘徊的态势,与全国经济走势并不一致,明显地步入“壮士断腕”的“阵痛期”
  •         (二)结构特点: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以“转型突破”为主并伴随着“升级困难”;低端资源性重化工业表现全面低迷,装备制造产业日渐崛起,战略性新兴产业初见起色,现代服务业和农业发展稳定
  •         (三)增长动力:“三驾马车”表现均不给力,投资产出效率较为低下,“纸上谈兵”式产业投资不少,“真金白银”的投资落地困难;消费增长平稳,但与城乡居民切身感受有差距;出口增长成绩比以往较好,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仍有进一步提高
  •         (四)区域发展:总体形势良好,沿海地区有了“引擎”的“眉目”,环京津地区投资热情高涨,冀中南地区“悄悄发力”“蓄势待发”;县域发展亮点不多,产业园区发展的“土地瓶颈”制约严重
  •         (五)市场主体:大而不强依旧,结构矛盾突出,总体上未受全国借贷危机冲击
  • 二 2015年河北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
  •         (一)面临的形势
  •         (二)2015年河北省经济发展预测
  • 三 当前河北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
  •         (一)行政命令式的“压减产能”造成就业和人员安置以及一系列后续问题解决困难的同时,对压减名单中的一般企业和较好企业也带来较大影响
  •         (二)全国性联保信贷危机导致的实体经济困难,倒逼全国各地放松房地产调控政策,资金涌入房地产使得调整产业结构的努力面临“前功尽弃”的风险。由于河北的重化产业结构更适应房地产需求,市场需求重新强化传统产业结构的风险加大
  •         (三)国家有关“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迟迟未能出台,“务虚讨论”和“做姿态”成为当前三地协同发展工作的主流,但京津两地务实合作的推进远比京冀、津冀务实合作的推进快得多,暴露出河北在推进务实合作中“意愿强烈、准备不足”的问题
  •         (四)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在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河北多年来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脱节,暴露出体制机制和研发创新服务方面的诸多问题
  •         (五)河北各级职能部门普遍存在的“中梗阻”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工作作风、干事状态难以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和转型发展需要
  • 四 新希望、新思路与新对策
  •         (一)抢抓两大历史机遇,河北应尽快推进“与京津共同启动高水平合作示范重大项目”的工作,以“共建京津冀重大合作示范平台”为抓手,推动与京津全面深化务实合作
  •         (二)加快推进全省新一轮市县管理体制改革,尤其是通过部分地级市所辖县“撤县设区”的改革为河北产业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留下充足的土地空间,切实提高河北招商引资的竞争力
  •         (三)充分抓住有利契机,尽可能地争取到中央政策支持,借力借势置换高排放产业,开启“吃饱饭、吃好饭”的“新灶”
  •         (四)按照总书记的要求大胆地在制度设计上“先行先试”,发明出将“破解治污难题与发展接续产业结合起来”的“新招”
  •         (五)加快推进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为河北省经济顺利转型升级和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保驾护航
  •         (六)加快有利于制造业实体经济减负增利的综合配套改革,重塑全社会对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投资信心
  •         (七)加快部署以智慧城市、低碳城市为目标的新型城镇化推进工作,带动节能环保、新一代电子信息业等新兴先进制造业和新型服务业的快速成长,为经济增长增添新的产业动力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