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外商在中国传统村落投资的分析
外商在中国传统村落投资的分析
报告字数:7379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租给外商的老房子,被他们改造成自己想象中的中国民居该有的样子,致使村落原貌异质化,让中国传统村落失去了本真的模样。村民与自己所居之所产生分离的主要原因是村民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差以及经济利益的驱使。国家应出台相关的法律、对村民进行文化保护的宣传,让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由村民自己做主。
文章目录
- 一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产生的背景
- (一)中国市场全面对世界开放,中国民间投资的兴起
- (二)旅游热带来的外国游客在“深度游”过程中产生的投资筹备
- (三)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处于“两难境地”,村民投资意识薄弱,成为外商投资的契机
- 二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的形式
- (一)旅居式投资模式
- (二)民宿式投资模式
- 三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存在的问题
- (一)“私对私”模式的随意性弊端
- (二)村落视觉重新塑造中的“异质化”
- (三)村落人文精神面临的挑战
- (四)村落文化资源的公开盗用
- 四 应对建议
- (一)国家与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外商投资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加强保护
- (二)政府应积极有效引导村民,利用好本地资源
- (三)发展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防止重复投资,促进联合经营
- 五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