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外商在中国传统村落投资的分析
外商在中国传统村落投资的分析
报告字数:7379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外商在中国传统村落投资产生于村民保护意识差、老房子年久失修的特殊时期。他们用低价租赁村民的老房子,将其装修改造,用于开宾馆或以公益的名义进行商业运作。这些租给外商的老房子,被他们改造成自己想象中的中国民居该有的样子,致使村落原貌“异质化”,让中国传统村落失去了本真的模样。产生村民与自己所居之所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村民对中国传统村落文化价值的认识不够、保护意识差、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等原因所致。要改变这种局面,国家必须出台相关的法律、对村民进行文化保护的宣传,最终让中国传统村落的保护由村民自己做主,重新连接村民与其所居之所的那份珍贵的感情,保护村落的建筑的本真及村落文化的精神实质。
文章目录
- 一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产生的背景
- (一)中国市场全面对世界开放,中国民间投资的兴起
- (二)旅游热带来的外国游客在“深度游”过程中产生的投资筹备
- (三)传统村落建筑保护处于“两难境地”,村民投资意识薄弱,成为外商投资的契机
- 二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的形式
- (一)旅居式投资模式
- (二)民宿式投资模式
- 三 外商在传统村落中投资存在的问题
- (一)“私对私”模式的随意性弊端
- (二)村落视觉重新塑造中的“异质化”
- (三)村落人文精神面临的挑战
- (四)村落文化资源的公开盗用
- 四 应对建议
- (一)国家与地方政府要加大对外商投资的监管,制定相关法律加强保护
- (二)政府应积极有效引导村民,利用好本地资源
- (三)发展灵活多样的投资方式,防止重复投资,促进联合经营
- 五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