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0年中国城乡一体化报告——中国城乡一体化在实践探索中进步
2010年中国城乡一体化报告——中国城乡一体化在实践探索中进步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城乡发展规划院课题组

所属图书: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报告(2011)

图书作者:付崇兰 曹文明 汝信

出版时间:2011年11月

报告字数:17284字 报告页数:22页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新阶段,党和国家于2002年制定了“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即到2010年逐步形成覆盖城乡的一体化制度、政策体系,引导改革和创新的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既表现为在解决城乡收入差距、教育、医疗、社保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又表现为在城乡规划、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历史进程展示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美好前景。2010年在城镇化快速发展和经济转型发展背景下,全国将深化改革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创新的聚焦点放在大都市密集区域,广大农村地区的村镇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和继续把提高农民增收作为第一民生目标等方面。围绕户籍改革、教育改革、土地流转等热点难点问题,各地的综合性改革和重点建设均有所创新,既体现为积极推进城镇化与稳妥建设新农村,也体现为国家实施放宽中小城市户籍政策和大城市着力改善农民工经济社会地位的政府创新。为此,本报告列举了一批省、市、县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案例和一篇全国城乡统筹发展的调研报告、多篇地区城乡统筹调研报告,一并作为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镜鉴。本报告还对中国未来城乡发展新趋势、新问题进行了梳理,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规律进行了理论和实证探讨。
文章目录
  • 一 统筹城乡发展,建立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
  • 二 2010年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状况
  •         (一)统筹城乡发展,坚持民生第一、农民利益为重、村镇建设多样化创新
  •         (二)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法制、完善机制
  • 三 各地稳步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         (一)户籍制度改革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         (二)省级城乡一体化规划编制取得重大进展
  •         (三)跨省域的区域一体化取得新进展
  •         (四)小城镇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         (五)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取得重要突破
  •         (六)探索城乡一体化的社会管理体制
  •         (七)新农村建设取得鲜活经验
  • 四 中国城乡一体化新的阶段性特征
  •         (一)城乡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依然突出
  •         (二)推进和完善特大城市、一般城市规划建设和村镇发展
  •         (三)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
  •         (四)因征地拆迁、环境污染及不同群体利益诉求等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增多
  •         (五)城镇化质量不高,城镇化目标过高
  • 五 2011年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态势
  •         (一)确保农产品供给,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         (二)大兴水利,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三)加大“三农”投入,完善强农惠农政策
  •         (四)注重提高城镇化的质量与水平,扎实推进城镇化
  •         (五)深入贯彻实施社会保险法,不断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         (六)扩展优质多样的公共服务,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