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转型期的劳动者权益维护制度及其绩效——基于中国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实证分析
社会转型期的劳动者权益维护制度及其绩效——基于中国劳动者权益维护的实证分析

作者:张原

所属图书:中国劳动经济学(2012年第8卷...

图书作者:张建武 都阳

出版时间:2013年03月

报告字数:27833字 报告页数:32页
摘要:劳动者权益维护是中国迈入中等收入水平国家行列后面临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层面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框架日趋完善,但维权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所有制和城乡户籍分割是主导劳动者权益维护的核心因素,维权问题突出的农民工群体虽然逐渐受到政策关注,但实际权益提升缓慢,体制内外劳动者的权益相差悬殊;人力资本要素和工会力量的作用相对较弱,基层劳动者通过提升个体素质或集体声音改善权益状况的渠道有待进一步疏通。劳动者多样化的维权需求虽然能在政策制定中得到反映,但是工会主要依据国家需要行使维权职能,因此相对民主政治、依法维权、工时等权益而言,国家政策关注的就业权益在当前的制度框架中更受到重视。总体而言,中国的维权制度并非部分研究所描述的那样没有对劳动者权益维护产生正面影响,而是表现为“局部有效性”和“供需非均衡”并存。
文章目录
  • 一 问题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中国维权的实证研究:局部有效性
  •         (一)回归模型与数据描述
  •         (二)各项劳动者权益的主要影响因素
  •         (三)国家—党政和劳动者维权需求对工会的影响
  • 四 供需匹配的维权制度架构:制度设计的核心
  •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