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关中—天水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关中—天水经济区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报告字数:12414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本文分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碳排放变化特征并对碳排放量的变化进行了驱动因素的分解,找出了影响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了未来经济区在不同情景下碳排放变化与趋势。在全国最小减排成本原则下,制定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减排配额分配方案,设计了最优减排策略。最后对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和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引言
- 一 研究思路与模型
-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未来40年碳排放预测
- 三 2020年减排目标约束下的关中—天水经济区减排配额的制定
- (一)减排的边际成本曲线
- (二)各省区边际成本的计算
- (三)数据来源
- (四)结果分析
- 四 最优方案与基于其他指标方案的比较分析
- 五 关中—天水经济区实现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充分发挥政府对低碳发展的调控力度和统筹能力
- (二)加大对能源技术研发的投资和推广力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三)充分运用信贷、金融、税收等手段,支持低碳产业发展
- (四)实施植树造林工程,增加碳汇
- (五)充分利用市场交易机制减排,大力发展CDM项目和碳排放交易
- (六)加大低碳理念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减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