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安徽农村“两委”管理模式的分析
安徽农村“两委”管理模式的分析
报告字数:6639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在“党—政—社”乡村治理框架下,安徽省各个村已形成村委会和村支部分管的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在人、财、物、权上实行两条线,必然造成安徽省本来就基础薄弱的农村在各种资源上的分散,难以集中力量发展农村各项事业。推行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一肩挑”或是“两委”班子交叉任职就是通过调整基层组织的管理模式来优化组织力量,集中资源谋发展。本文尝试将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以防控这一管理模式带来的风险,严把党员队伍建设的制度关,协调好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的关系;规范基层组织的各项管理制度,对村干部实施有效的廉政监管;建立农村基层组织间的联动机制,发展好集体经济,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经济基础。
文章目录
- 一 村“两委”分管下安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问题
- (一)多数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 (二)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干部的管理方式没有实现转型
- (三)村“两委”关系不畅,影响组织作用的发挥
- (四)部分村干部能力不强、办事不公,丧失了领导威信
- (五)村干部待遇偏低,部分村干部缺乏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 (六)村干部后备人才缺乏
- 二 村“两委”交叉任职的当下合理性与制度性保障
- (一)推行村党支部和村主任“一肩挑”或“两委”交叉任职的当下合理性
- (二)推行村党支部和村主任“一肩挑”或“两委”交叉任职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