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山东到山西:审视中小学课堂改革
从山东到山西:审视中小学课堂改革
报告字数:9339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课堂改革的十年中,一批中小学以草根式的自觉、教育家的精神,以及朴素的民间智慧,从“自主、合作、探究”的自我理解出发,解构了传统的课堂,因校制宜创造了结构各异、模式不同的“新课堂”,其中,山东、山西是最有代表性的两个省份,所属典型改革学校的课堂模式影响巨大。本文从基层教育创新的角度,对十年多来的课堂改革背后的机制进行了反思。
文章目录
- 一 山东:以杜郎口中学为样本
- 二 山西的整体性课堂改革
- 三 课堂改革进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一)考试与分数——课堂改革的限度?
- (二)改革中官方与民间的良性互动
- (三)改革者的特质:勇气、坚持与策略
- 四 课堂改革的未来展望
- (一)改革的深化:技术改进与理论基础问题
- (二)从“怎么学”到“学什么”的改革
- (三)学习空间的变革:超越学校与自我教育
- (四)创造更为良好的改革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