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湟源县为例
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研究——以湟源县为例
报告字数:9490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青海是文化资源大省,多民族民俗文化积淀深厚,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大,后发优势强。但受诸多条件制约,青海的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近年来,湟源县不遗余力地挖掘和整理民俗文化资源,积极打造民俗文化品牌,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其积极探索和发展路子为青海省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借鉴。本文以湟源县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为例证,观照和探索推进青海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科学路径,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湟源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概述
- (一)确立发展文化旅游战略,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二)挖掘开发民俗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 (三)文化创意活动异彩纷呈,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 二 湟源县民俗文化旅游存在的不足与困难
- (一)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亟待完善
- (二)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程度低
- (三)民俗商品市场培育严重不足,远未形成产业化
- (四)过境游客多,且滞留时间不长
- 三 推进青海省民俗文化旅游的思考
- (一)实施“统一规划、合理开发、突出特色、创立品牌”的总体开发战略
- (二)优化旅游发展模式
- (三)多渠道融资,解决民俗文化旅游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 (四)大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民俗文化人才
- (五)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促销工作
- (六)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 (七)联动发展,走多样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