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研究
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研究
报告字数:25275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京津冀三省市在城市发展定位、基础设施、水资源、产业发展及行政区划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竞争和冲突,造成了区域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地区间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失灵、公共政策相互抵触等不良后果。为了促进地方政府间的合作协调,京津冀地方政府应该通过强化政府间互动合作的理念与激励,尝试构建中央和区域层面的府际协调机构,规范中央和地方之间财政人事等方面的分权制度,改进政府绩效考评的主体和标准等措施,优化并完善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共同参与的区域治理机制。
文章目录
- 一 京津冀地区地方政府竞争现状分析
- (一)城市发展定位上的竞争
- (二)城市基础设施上的竞争
- (三)城市用水资源上的竞争
- (四)城市行政区划上的竞争
- (五)城市产业发展上的竞争
- 二 京津冀地方政府竞争产生的危害性后果
- (一)区域市场分割与地方保护
- (二)城市间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
- (三)跨区域公共物品供给失灵
- (四)城市间公共政策的冲突和抵触
- 三 优化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的建议和设想
- (一)区域治理主体的确定
- (二)京津冀区域治理机制的架构
- (三)京津冀区域治理的配套机制
- (四)京津冀区域治理的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