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社会秩序与政府职责——1934—1937年赣闽边区地方公产处置探讨

作者:游海华

所属图书:中国近代乡村的危机与重建:革...

图书作者:杨宏 王先明 徐秀丽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报告字数:15099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1934年底,在大规模国共争战结束以后的赣闽边区,如何处置历经中央苏区产权变革的赣闽边区祠堂、寺庙、会社等地方公产,是特殊历史条件下对政府职责与行为的一种考量。南京国民政府一面秉承“保护产权”的理念,依照相关法律重新确定民间组织原有公产的所有权,发放管业证书;一面每年提取民间组织公产一定比例的收益,用于发展以义务教育为主的地方现代化建设。尽管其具体实施中存在着不足之处,但是“保护产权”这一社会发展基本规则的重新厘定,产生了积极的社会与经济效用。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重构与祠堂寺庙公产处置规则的初步确定
  • 二 乡村义务教育的创办与地方公产处置规则的变更
  • 三 祠堂寺庙会社等公产的实际处置
  • 四 结论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