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1~2012年黑龙江省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2011~2012年黑龙江省物价走势分析与预测
报告字数:13456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2011年1~9月,黑龙江省CPI同比上涨6.2%,超出全国平均值0.5个百分点,高于辽宁和吉林两省0.7个和0.8个百分点。从分类指数来看,全省呈现“六涨一平一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同比上涨幅度最大,高达15.5%,拉动价格总水平上升4.09个百分点。下降的是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为-0.9%),低于全国平均值0.9个百分点。在全省31种主要涉民商品价格中,下降的有11种,包括绿豆、蔬菜;上涨的有20种,主要是猪、牛、羊肉类。“十一五”以来,黑龙江省PPI始终保持在高位运行,2011年9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14.3%,不仅高出全国7.8个百分点,也比辽宁和吉林分别高出7.5个和8.1个百分点。PPI上扬具有两重性,既拉升企业的赢利水平,也拉动物价上行。预计2011年全省CPI在4.9%左右,2012年在3%~4.5%。从平抑物价异常上涨及影响的角度来看,应采取生猪价格调控机制、扩大地产蔬菜种植规模等措施,防止食品价格异常波动推动物价上涨;特别是要做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涵养税源;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增强地方政府物价补贴、社会保障等宏观调控能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居民收入跑赢CPI,以提升抵御通胀的内生动力。
文章目录
- 一 2011年黑龙江省CPI走势分析
- (一)黑龙江省CPI高于其余东北二省和全国平均值
- (二)八大分类价格指数呈现“六涨一平一降”的格局
- (三)主要涉民商品价格上涨的品种与幅度均较大
- (四)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常年在高位运行
- 二 2011~2012年CPI预测
- (一)世界经济“滞涨”已初露端倪
- (二)未来CPI仍在“温和通胀”区间运行
- 三 抑制CPI异常波动及影响的建议
- (一)建立生猪价格调控机制,抑制食品价格异常上涨
- (二)拓展地产蔬菜种植规模,收窄食品价格上涨空间
- (三)提高国民收入,抵御CPI上涨风险
- (四)调结构、提效益,增强战胜通胀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