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工农业协调发展与辽宁经济增长
工农业协调发展与辽宁经济增长

作者:张可时

所属图书:农村经济改革与乡村城镇化发展...

图书作者:张可时

出版时间:2013年12月

报告字数:6217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 为了在较低收入水平下推动经济快速增长, 我国制定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产业政策, 并为此建立起一整套有效调动和配置资源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该体制支配下, 政府依靠行政力量从社会筹集大量资源并倾斜投向工业。辽宁正是在国家强有力的支持下, 作为重工业基地而快速发展起来的。相对而言, 辽宁的工业化进程更快。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优先发展, 一方面造就了辽宁在全国的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也使农业发展滞后, 工农业发展长期处于失衡状态。
文章目录
  • 一 辽宁省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的演变过程
  •         1.计划经济体制下工农业发展比例长期失调
  •         2.改革开放以来辽宁工农业发展比例关系得到调整,但问题犹存
  • 二 工农业发展失衡的原因分析
  •         1.国民经济发展长期向工业、城市倾斜,农业长期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基础被挖空
  •         2.农村经济长期单一化,劳动力基本上束缚在土地上
  •         3.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城乡消费水平差距拉大
  • 三 工农业发展失衡的严重后果——农业波动已成为经济波动的自发机制
  • 四 协调工农业发展,保证经济稳定增长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