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辽宁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辽宁农村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研究报告
报告字数:15590字
报告页数:18页
摘要:小城镇是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一种社区类型。一方面小城镇具有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网络中心作用和一定人口聚居的先进社会生活方式的属性; 另一方面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体, 是发展乡镇工业和农村市场交易的重要区位, 是在商品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多种形式的合作经济中心。
文章目录
- 一 发展建设农村小城镇的意义
- 1.发展建设农村小城镇是辽宁加速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 2.发展建设农村小城镇是辽宁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的重要步骤
- 3.为了全面实现《辽宁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将农村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乡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需要加速农村小城镇的建设和经济发展
- 二 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的状况与特点
- 1.小城镇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建设综合实力增强
- 2.小城镇及辖区劳动力转移成效显著,就业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 3.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历史性变化,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 4.小城镇投资体制改革取得成效,多元化投资体制已见雏形
- 5.小城镇居民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
- 三 小城城发展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
- 1.资金不足仍然是困扰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 2.小城镇建设用地缺乏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非农用地混乱,浪费现象严重
- 3.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仍很薄弱,总体发展水平不高,欠账较多,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
- 4.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滞后,对日益增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不能容纳
- 5.在小城镇推行的户籍管理体制改革进展不力,仍然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迁移,影响城市化的进程
- 6.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尚未确立,未能解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 7.小城镇发展建设的行政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机构不健全,也影响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
- 四 加速农村小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新思路、新建议
- 1.更新观念,增强城市化意识
- 2.以市场为导向,确立小城镇建设多元化的投资体制
- 3.积极改革并尽快落实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推动城镇化进程
- 4.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建立新的土地管理制度和有偿使用的集体土地内部流转制度
- 5.小城镇建设发展要与环境保护、治理污染同步进行
- 6.以小城镇为载体,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
- 7.加强小城镇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居民思想道德文明素质
- 8.进一步抓好抓实试点,探索路子,树立样板,推动辽宁省、小城镇建设的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