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探析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探析

作者:郭冠清

郭冠清##刘迎秋 吕风勇

所属图书: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报告2012

图书作者:刘迎秋 吕风勇

出版时间:2012年11月

报告字数:21174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经济快速增长之后,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 遗憾的是, 迄今为止, 我们还没有一套对经济结构失衡程度作出科学度量的工具①。经济结构失衡指数量问题之所以重要, 那是因为如果经济增长带的经济结构失衡仅仅是偏离均衡的微小失衡, 我们完全有理由减少对经济结构失衡的顾虑, 一如既往地推进经济增长;如果经济结构失衡非常严重, 尤其是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成本远远超过失衡带来的收益时, 就不得不反思经济发展路径存在的问题。虽然对于宏观经济失衡指数量进行探索的研究不乏出现, 但是, 对于宏观经济失衡指数量的研究代替不了对经济结构失衡指数量的研究, 因为宏观经济的短期平衡可能正是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标体系的构建
  •         1.中国经济结构失衡指标的选择
  •         2.基尼系数等三级指标的解释
  •         3.指标临界值和权重的确定
  •         4.数据无量纲处理
  •         5.数据的合成
  •         6.指标的预警
  • 三 1991~2011年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的测定
  •         1.中国经济结构指标基础数据
  •         2.中国经济结构指标无量纲数据
  •         3.1991~2011年的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程度测算结果
  • 四 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根源分析
  •         1.思想迷茫:充满诱惑的理性设计色彩
  •         2.理论困惑:难以割舍的需求管理情结
  • 五 政策建议:让经济结构转变远离计划体制的航线
  •         1.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         2.从需求管理转向稳定需求与供给激励相结合的总量政策
  •         3.从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转向中性货币政策
  •         4.以内生增长为目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