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
教材与教学:影响学生性别观念及行为的重要媒介

作者:史静寰

所属图书:中国妇女研究十年(1995~2005)

图书作者:刘伯红 谭琳 姜秀花

出版时间:2005年08月

报告字数:6231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国内外已有很多研究证明: 儿童生来虽有男女性别之分, 但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的观念却并非天生, 需要通过教育来培养。学校的教材、测验工具、教师行为、伙伴组织、环境布置等都对一定文化程度的学生获得性别角色行为发生影响。其中基础课本和教材特别重要。教材中久已存在着性别偏见和性别刻板印象的表现。而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意义深远的教育改革。课程和教材改革是整个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 这一背景为我们提供了从性别的视角审视和改革教材、 学习科目设置、师资培训以及所有教育材料, 以消除性别陈规、形成新的性别观念的良好机会。基于此,本研究从幼儿读物、小学教材、初中教材这三方面进行性别分析,得出以下几点结论:一、在统计的幼儿读物中, 从人物出现的数量上来看, 男女比例明显失调;二、小学教材中性别出现比是男多女少; 三、存在着显著性别刻板印象的教师将对学生的性别观念产生影响;四、初中生用各自对生活的了解解释性别的涵义。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
  • 二 研究的基本目标与方法
  •         1.量性研究
  •         2.质性研究
  •         3.文本分析研究
  •         4.历史比较研究
  •         5.专题研究
  • 三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 四 研究的初步发现
  •         1.幼儿读物与儿童早期社会化的性别分析
  •         2.小学教材文本的性别呈现与对学生的影响
  •         3.关于初中教材及教师性别刻板印象的分析
  •         4.初中生论说教材中的女性形象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