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与妇女利益研究
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与妇女利益研究
报告字数:13700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面对国内就业压力持续加大的形势,九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正式提出,要“采取非全日制就业、季节性就业等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提倡自主就业”。在我国广泛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有必要分析我国就业形式演变中的妇女就业状态,关注西方发达国家多种就业形式给妇女利益带来的正负面影响,注意确立必要的性别意识,制定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律和政策。这样,才有可能实现“十五”计划促进就业的预期目标,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与妇女发展相协调。
文章目录
- 一 我国就业制度及其形式演变中的妇女就业状态
-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妇女就业及其就业形式
- (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妇女就业状况及其形式的积极变化
- (三)就业制度改革中妇女就业及其就业形式出现的新问题
- 二 西方发达国家多种就业形式变化带给妇女的正负面影响
- (一)西方国家妇女多种形式就业及其特点
- (二)西方国家妇女多种形式就业产生的效果
- 三 我国实行灵活多样就业制度需建立和发展男女平等的理念与机制
- (一)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为妇女灵活多样就业提供产业基础
- (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中小企业,促进妇女就业形式的变化
- (三)推动科技进步,赋予妇女灵活多样就业形式以新的内涵
- (四)实行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开通妇女就业形式多样化渠道
- (五)建立性别平等的劳动力市场法规,保障妇女多种形式就业不受歧视
- (六)建立生育保障制度,对妇女承担人类自身再生产给予经济补偿
- (七)应把灵活多样的就业目标主要定位在失业人群上
- 四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