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公厕的性别意义
公厕的性别意义
报告字数:6920字
报告页数:9页
摘要:笔者在1999年初应中央电视台邀请任《半边天》的嘉宾主持,从女性主义角度探讨国内的公厕文化。编导找到一份完备的资料,是由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出版的《首都公厕革命的调研与实施报告》,全书共84页,资料详尽、分析完备,可惜却没有社会性别视角(gender perspective),看不到公厕其实是一个性别化的类别(gendered category),对女与男的意义截然不同,其中的差异不单显示出男尊女卑的身体政治(body politics),更重要的是,主流社会的公厕大多以男性的需要为依归,漠视女性的独特处境与需要。本文深入访问了10位女性,加上笔者自身所做的公厕调查,尝试从社会性别视角探讨公厕的性别政治含义。
文章目录
- 一 平面狭隘的“男女平等”观念
- 二 自我压抑与禁制的身体政治
- 三 永没人坐的坐便垫圈
- 四 公厕革命
- 1.正视男女公厕数量与面积比例
- 2.改善公厕马桶卫生
- 3.改善厕内设备
- 4.尊重社会性别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