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婚姻质量的模型研究
婚姻质量的模型研究
报告字数:11709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婚姻质量作为家庭质量的核心是当代婚姻家庭研究中心经常使用的一个术语,但什么是婚姻质量,至今并无统一的定义。根据物质质量的概念,可以引申出所谓质量无非是对一件物品在某些指标方面好坏程度的评价。因此,可以推论出婚姻质量是表示人们对自身一段婚姻好坏的评价。但问题是婚姻质量的评价指标是什么呢?从宏观来看,从不同的角度可以选择不同的指标。从客体的角度,即别人如何评价当事人的婚姻,例如家庭社会地位高、夫贵妻荣、子孙满堂、子女有出息等,都可以成为令人羡慕、美满婚姻的标志。而从婚姻的主体角度看,婚姻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婚姻当事人对自己婚姻的评价与心理感受。这种以主体意识为核心的价值取向,不仅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流,其中也必然包括婚姻评价的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可以粗略地把婚姻质量定义为与社会发展相一致条件下的人们对自身婚姻的主观感受和总体评价。常用的主观感受测量工具有满意度和幸福感。但满意度更具稳定性,所以在研究中往往采用满意度作为评价婚姻质量的主要指标。本文将以北京市500份随机抽样的问卷调查为基础展开量化模型研究,目的是试图在社会变迁理论的高度上,通过模型为婚姻质量研究提供一种新思路、新方法。
文章目录
- 一 资料收集
- 二 模型方法与资料处理方法
- (一)线性结构方程简介
- (二)模型中的因变量
- (三)模型中的自变量
- (四)模型的建立
- 三 模型结果与分析
- (一)婚姻价值取向与性别角色态度
- (二)婚姻价值取向、性别观念和家庭权力形态
- (三)观念、形态和婚姻质量
- 四 讨论与总结
- (一)夫妻亲密关系性质的转变
- (二)形态刚性与夫妻亲密关系性质的转变
- (三)家庭稳定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