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
报告字数:14578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发展和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人口流动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养老保障问题日益凸显。为应对未来社会老龄化的挑战,在政府引导下,中国逐渐形成以家庭服务为基础、社区照顾为依托、机构供养为补充的养老模式,促进了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民办养老机构。1999年,民政部出台的《社会福利机构管理暂行办法》,为民办养老机构的规范发展提供了法律支持,为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促进了民办养老机构蓬勃发展。逐渐改变了国办福利机构一统天下的格局,投资主体多元化开始出现。但由于我国民办养老机构发展时间短、经营经验不足、资源整合能力有限等因素的制约,民办养老机构存在诸多不足。与此同时,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和发展,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入住养老机构和日常生活照料、精神慰籍、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方面的服务需求呈增长态势;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养老需求的不断扩大,民办养老机构成为社会化养老最具活力、发展速度最快的社会化养老方式之一。
文章目录
- 一 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背景分析
- (一)西安市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特征
- (二)相关概念:机构养老与居家社区养老
- (三)老年人群的社会化养老意愿分析
- 二 西安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 (一)西安市养老机构发展历程
- (二)西安市促进养老社会化的政策措施
- (三)西安市养老机构发展现状
- (四)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的特征
- 三 制约西安市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各种因素
- (一)一些现实养老机构自身的发展困难及原因分析
- (二)影响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因素
- 四 促进西安市养老机构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优惠政策执行力度,促进政策效应尽快显现
- (二)加强对政策执行的评估力度,不断完善养老机构的支持的政策体系
- (三)养老机构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 (四)加强对民办养老机构的规范与监管
- (五)加强对服务人员的免费培训、补贴,提升服务素质
- (六)引入社会工作,使老龄服务更加专业化
- (七)建立统一的西安市养老院信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