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后奥运时期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取向
后奥运时期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取向
报告字数:13263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北京奥运会为我国大规模、正规化的志愿服务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契机。随着后奥运时代的来临,奥运志愿服务成果如何转化和继承这一重要问题就被提上日程。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应从节日化、活动化向制度化和日常化转变,而社区就成为志愿服务制度化和日常化的最基本载体。本文探讨了志愿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探索了推进社区志愿服务深入发展的建议,即从社区志愿服务的理念、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以及社区志愿组织的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三方面入手。
文章目录
- 一 志愿服务在社区建设中的作用
- (一)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构建日常互助网络
- (二)促进人际交往,增进社区融合
- (三)搭建意愿表达平台,呈现不同的诉求
- (四)发挥教化功能,彰显人文精神
- (五)增加社区福利,推动社区发展
- (六)联结不同的领域,促进资源的互补
- 二 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
- (一)引入奥运志愿行动理念,明确社区志愿服务取向的定位
- (二)建立一支规范化的社区志愿者队伍
- (三)优化社区志愿组织的支持系统和运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