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影响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社会影响

作者:郑真真

所属图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 No.7

图书作者:顾宝昌 蔡昉

出版时间:2006年04月

报告字数:17014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人口的性别比是描述人口性别结构的指标,由对应100名女性的男性人数来表示。一般情况下,一个社会中的男性和女性比例基本相等,即性别比在100左右。到老年之后,由于男性老人的死亡率高于女性老人,有更多的女性老人活得更长,因此一般在老年人中是女多男少。出生性别比是指某年新生婴儿的性别比,一般根据当年出生婴儿的男女人数计算,也可以近似地说是0岁婴儿性别比。在自然怀孕生育的状况下,因为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基本相同,出生性别比应当在一个比较稳定和男女比较平衡的小范围内波动。根据国际上的经验数据,一般在106~108之间。由于在一般情况下,男婴的死亡率高于女婴,所以1岁以后的性别比就会接近100。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生育率的降低,在亚洲的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现象,中国也是其中之一。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看起来是一个人口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实际上是许多社会问题在人口现象上的表现,其根源在于社会中存在的男女不平等问题。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长期的出生性别比失调会导致将来人口结构的严重失衡,由出生性别比失调问题又可能引发另一些社会问题,所以这个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和中国政府的密切关注。本章将介绍中国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讨论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各种因素,探讨出生性别比失调可能带来的社会经济后果,最后就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偏高的战略提出政策性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出生性别比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二 影响出生性别比的因素分析
  •         (一)社会环境
  •         (二)经济发展
  •         (三)家庭需求
  •         (四)个人观念
  • 三 出生性别比失调的后果
  • 四 综合治理的战略
  •         (一)行政管理措施
  •         (二)宣传倡导措施
  •         (三)奖励扶助措施
  •         (四)相关法律的修改和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