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草根行动:在纠正“男孩偏好”治本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以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为例
草根行动:在纠正“男孩偏好”治本之路上迈出的第一步——以河南省登封市周山村为例

作者:杜芳琴 梁军 DuFang-qin LiangJun

杜芳琴 梁军 DuFang-qin LiangJun##谭琳 周颜玲(EstherNgan-lingChow)

所属图书:全球背景下的性别平等与社会转型

图书作者:谭琳 周颜玲(EstherNgan-lingChow)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报告字数:12209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在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的行动中,将社会性别纳入人口议题具有独特意义。中央党校牵头的性别平等团队的做法是将自下而上的基层草根大众参与增权、改变导致男孩偏好的做法与自上而下的性别平等政策倡导结合起来,以期收到标本兼治、治本为主之效。该文重点追踪记录并理论化性别平等团队从草根切入、通过在基层民众的参与式调查研究找到男孩偏好症结——来自父权制的两大遗产——“传宗接代”的价值取向与“养儿防老”的实际困难;然后在实践中探索通过行动研究方法,用参与式的增权活动提高草根人群的性别意识,进一步追根溯源,以期摆脱父权制的“外在压迫”与“内化压迫”,从而激起变革的热情,制定行动计划,从个人、家庭与村庄的层面改变成见、旧习、陈规,建树融入性别平等的新思、新制、新风。周山村的变革仅仅是迈出草根行动的第一步,然而是深刻的治本之路。周山村案例也显示了草根行动对推动社会变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文章目录
  • 一 介入:性别平等团队积极参与治理出生性别比失衡
  • 二 诊断:基层把脉发现症结,制度/文化探寻根源
  •         (一)方法论:从民众需求出发,看“男孩偏好”背后的制度建构与解构
  •         (二)听声音,找症结:为什么一定要生男孩
  • 三 变革:从参与和增权开始
  •         (一)组织策略与方法
  •         (二)参与式社会性别增权活动:认识处境、思考成因与自愿变革
  • 四 尝试:首战告捷
  •         (一)婚俗变革:男到女家两场婚礼
  •         (二)赋村庄政治以社会性别:从村规民约改变入手
  •         (三)下一个目标:探索多种养老模式,在保障村民与妇女福祉的同时从根基撼动父权制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