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从陕西的基本经验看“山川秀美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从陕西的基本经验看“山川秀美工程”的技术和管理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机制

作者:韦苇

韦苇##韦苇 姚慧琴

所属图书: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05)

图书作者:韦苇 姚慧琴

出版时间:2005年10月

报告字数:18869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陕西是“山川秀美工程”的发祥地。本文总结了陕西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并探讨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尚需探索的问题与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陕西近年来在生态环境治理、“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取得的基本经验
  •         1.转变传统的生态与产业观念,树立绿色环境意识,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2.正确认识“山川秀美工程”的复杂性、艰巨性与系统性,把退耕还林、山水治理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综合开发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自觉结合起来。为“山川秀美工程”建设提供内在的动力机制与恢弘的远景目标——解决八年内怎么干、八年后怎么办的问题
  •         3.尊重自然规律,把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与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进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科技创新探索,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三兼顾
  •         4.尊重经济规律,转变政府职能,寻求市场机制的运作形式,进行“山川秀美工程”建设的体制创新
  •         5.树立生态大局意识,陕北形成“先绿后富、边绿边富、以富保绿”的治理模式,陕南提出“经营绿色、发展绿色产业”的战略思想——均能正确处理生态、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为“山川秀美工程”构建永不枯竭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         6.在大型工程劳动用工组织形式的不断深化与完善中,寻找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的实现形式和工程投资的国助民办新体制
  •         7.在“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进行制度创新与管理创新的探索
  • 二 “山川秀美工程”建设中尚需探索的问题与建议
  •         1.继续加强省市县(区)三级“山川秀美工程”建设领导机构与工作机构的建设,增强其宏观调控的职能,理顺管理体制
  •         2.建议放宽退耕还林(草)指标与林草比例的限制,让各地以“农时”与“地利”为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退耕还林(草),加快加大山川秀美建设的速度与规模
  •         3.科技投入不足与服务体系残缺的问题
  •         4.大户承包中的产权与经济利益模糊问题
  •         5.西部大开发中的经济开发(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问题
  •         6.几个关涉现行政策在执行中违背生态规律的问题须做前瞻性探讨
  • 结束语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