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贫困人口的救助与就业研究
北京市贫困人口的救助与就业研究
报告字数:7130字
报告页数:10页
摘要:贫困家庭具有经济收入少、生活质量低、心理承受力差等共同特点。靠市场机制自发调节和自身努力实现再就业的难度极大。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政策的调节给予扶助。当前,社会救助呈现了更多福利优势,怎样加大就业优势,让贫困家庭通过利益得失的识别去优先选择就业,是防止形成懒汉群体、提高社会救助效率、保障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前提。要依据北京市贫困人口的社会救助与就业状况,分析贫困人口社会救助和再就业中的问题,寻找问题的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供参考的途径和办法。
文章目录
- 一 社会救助体系运行中的问题
- (一)救助的无期限从客观上助长了依赖思想
- (二)“家庭财产调查”在实际操作中存在障碍
- (三)救助的平均化无法满足“特困户”需要
- 二 贫困人口的就业特点及问题
- (一)当前城市贫困人口的就业特点
- (二)制约贫困人口再就业的几个因素
- 三 提高贫困人口就业率的对策与措施
- (一)解决再就业家庭工资低的问题
- (二)扩大社会保险补助优惠面
- (三)有效解决弱就业能力问题
- (四)以社区为载体对“低保边缘家庭”进行扶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