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
“拾荒大军”调查报告
报告字数:11362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拾荒大军” 人员构成的特征、拾荒人员的社会属性与“拾荒大军” 的生存状态。其次,文章特别分析了值得关注的现象及问题。最后,文章提出治理“拾荒大军” 的对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拾荒大军”人员构成的特征
- 1.人数构成以河南人居多
- 2.来京原因以农村地少人多相对贫困为主
- 3.年龄以中青年居多
- 4.“夫妻店”增多
- 5.居住以老乡聚居为多
- 6.季节性捡拾少,职业性捡拾多
- 7.拣拾和收购相结合
- 8.越来越多的小区服务人员“近水楼台先得月”
- 9.北京的弱势群体也开始加入“拾荒大军”
- 10.收入在减少
- 二 拾荒人员的社会属性
- 1.社会经济地位低下
- 2.社会影响力很小
- 3.文化水平低下
- 4.心态复杂矛盾
- 5.一部分人具有反社会心理
- 三 “拾荒大军”的生存状态
- 四 值得关注的现象及问题
- 1.长期寄人篱下和在捡拾中的种种遭遇,导致人格扭曲
- 2.没有法制观念,或在犯罪的边缘游弋,或已跌进犯罪深渊
- 3.素质较差,给城市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 五 治理“拾荒大军”的对策建议
- 1.充分认识“拾荒大军”的贡献
- 2.政府市场结合,管建并举
- 3.废旧物品分类到家、“八不准收”
- 4.设立专门管理部门,加强对拾荒流动人口的管理
- 5.尽快立法,促进公司化管理,形成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