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中国公共卫生的历史沿革、现状与未来挑战
中国公共卫生的历史沿革、现状与未来挑战

作者:吴群红

所属图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5(20...

图书作者: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杜乐勋 张文鸣

出版时间:2009年12月

报告字数:19214字 报告页数:23页
摘要:作者系统地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历程,认真总结了自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公共卫生发展道路、特色及取得的成就,并系统分析了取得成就的原因;此外,作者认真检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共卫生的发展策略及路径选择,深入探讨了宏观经济改革政策对卫生改革特别是公共卫生改革的影响,并对公共卫生体系出现的系统性营养不良以及能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此外,作者还对SARS疫情后中国公共卫生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评价。着眼于新医改方案中公共卫生的创新性政策安排,并结合中国未来公共卫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作者提出了完善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具体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新中国成立之初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共卫生
  •         (一)“预防第一”成为卫生政策的核心
  •         (二)为政策执行提供充分的资源保障
  •         (三)设计了以公共筹资、公共管理、公共服务提供为核心框架的公共卫生和医疗体制,强化了政府对公共卫生的主导责任
  •         (四)探索了“政府主导+群众运动”的独具特色的中国公共卫生实施策略和途径
  •         (五)重视卫生公平性,将关注重点投向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农村地区
  •         (六)关注对健康影响因素的干预行动,并在实践中不断拓展干预内容
  •         (七)最高领导者的重视和直接推动、执政者的政治理念和价值,为卫生政策制定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         (八)小结
  • 二 经济转型期的宏观政策改革对卫生改革和公共卫生的影响
  •         (一)倡导效率优先原则,体现社会效益的公共卫生受到忽视
  •         (二)公共卫生筹资状况普遍恶化,政府占公共卫生投入的比重下降,出现投入层次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失衡现象
  •         (三)公共卫生服务的基层组织严重弱化,其赖以生存的组织和制度基础受到挑战
  •         (四)由公共筹资、公共服务、公共管理三足鼎立而支撑起的公共卫生体系遭遇新的“营养不良”,导致公共卫生服务出现部分“变性”,公共卫生系统出现萎缩和能力弱化现象
  •         (五)小结
  • 三 后SARS时代的中国公共卫生建设及其问题
  •         (一)对SARS以后公共卫生建设工作的总体评价
  •         (二)小结
  • 四 新的医改方案视野中的公共卫生及其政策创新点
  •         (一)政策内容
  •         (二)新医改方案有关公共卫生的几个创新点
  • 五 公共卫生发展所面对的挑战和策略建议
  •         (一)公共健康问题的多元化、影响因素的复杂化、多样化,挑战政府和社会的应对能力,需要通过社会的系统工程来构建公共卫生安全的防护墙
  •         (二)落实政府对公共卫生的责任,从政策文件转化为政策现实,仍然面临很多挑战
  •         (三)如何整合公共卫生系统内和系统外的资源以及医疗保障制度资源,是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可持续性筹资的关键
  •         (四)如何消除部门之间的相互掣肘,建立有效的跨部门协调合作机制,改进公共卫生宏观管理体制,是应对公共卫生问题社会化的关键策略之一
  •         (五)如何有效弥合公共卫生和临床医学的裂痕,是医学和公共卫生共同面对的难题和挑战
  •         (六)探索新的公共卫生治理结构,推动政府主导下的个人、组织、社区新型公共卫生伙伴关系的建立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