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比较优势与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比较优势与协调发展模式探讨

作者:李国平 曾先峰

李国平 曾先峰##李忠民 黄湛冰 刘磊

所属图书: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

图书作者:李忠民 黄湛冰 刘磊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报告字数:7789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是国家启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要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总体目标,关键在于加强统筹规划和协调,其中的核心又在于根据各城市的比较优势,确定经济区内各城市的定位和城市的产业定位,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各地区的错位发展,合理分工。
文章目录
  • 一 关中—天水经济区内的比较优势分析
  •         (一)区域优势明显,有利于发挥带动辐射作用
  •         (二)科教实力雄厚,有利于高端产业的集聚与可持续发展
  •         (三)工业基础良好,产业结构高端
  •         (四)文化积淀深厚
  •         (五)特色农业优势
  •         (六)城镇带初步形成
  • 二 关中—天水经济区存在的问题分析
  •         (一)跨省经济区面临行政区划界限的障碍
  •         (二)天水与关中—天水经济区内其他城市非均衡发展的矛盾
  •         (三)重化工业与发展低碳经济的矛盾
  •         (四)金融市场的分割与经济区一体化发展的矛盾
  •         (五)与发达地区相比,经济区企业的竞争力亟待提高
  • 三 关中—天水经济区协调发展的路径探讨
  •         (一)成立经济区内的合作组织
  •         (二)做好规划,明确各城市的产业定位,实现错位发展,合理分工
  •         (三)积极承接区外产业转移,优化区内产业结构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