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东北三省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
东北三省社会和谐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

作者:王爱丽

王爱丽##曹晓锋 付百臣 张新颖

所属图书:中国东北地区发展报告(2008)

图书作者:曹晓锋 付百臣 张新颖

出版时间:2009年01月

报告字数:16343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通过对2006年全国和谐社会指标体系的综合评估发现,东北三省和谐社会综合指数的总体位次由全国的前十位到黑龙江出局前十。影响东北地区社会和谐的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民生投入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与全国差距显著;外向型经济对GDP的增长拉动力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教育科研投入与人力资源整合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国水平,社会稳定隐患较大。进而提出了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政策导向增强“绿色GDP”的观念,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外向型经济;以就业最大化为政策导向,增加就业弹性,加强对第三产业和非国有制部门的政策扶持;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政策导向,加大民生投入,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以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为政策导向,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安全感等解决东北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和谐社会建构的政策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东北三省社会和谐状况的主要特点
  •         (一)在综合指数的总体位次排序上,东北三省由全国的前十位到黑龙江出局前十
  •         (二)在六大子系统的比较中,东北三省呈现“两高一低”态势
  •         (三)从东北三省的比较看,呈现“四一一”结构态势
  • 二 东北三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分析
  •         (一)民生投入大大低于全国水平,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与全国差距显著
  •         (二)外向型经济对GDP的增长拉动力较小,外贸依存度较低
  •         (三)教育科研投入与人力资源整合度较低,科技创新能力薄弱
  •         (四)城镇登记失业率高于全国水平,社会稳定隐患较大
  • 三 解决东北三省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和谐社会构建政策建议
  •         (一)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政策导向,增强“绿色GDP”的观念,发展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外向型经济
  •         (二)以就业最大化为政策导向,增加就业弹性,加强对第三产业和非国有制部门的政策扶持
  •         (三)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政策导向,加大民生投入,缩小贫富差距,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
  •         (四)以调整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为政策导向,加大公共产品供给,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和安全感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