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北京市义务教育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北京市义务教育第一轮课程改革的回顾与反思
报告字数:12156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北京市的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已经顺利地完成了第一轮试验,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初步形成了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课程实施、运行和保障体系,在诸多领域走在了全国的前面。然而,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深化课程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文章目录
- 一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情况
- 二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特色与创新
- (一)基本建立了具有首都特色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与教材体系
- (二)建立对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结果的评价、监控与年报制度
- (三)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对课程实验工作实行全程监控与评价,对新课程实施情况实行整体评价和及时反馈
- (四)注重发展性,建立并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自我评价机制
- (五)强调自主性,在全国率先建立并完善了专业部门支持的学校自我评价机制
- 三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
- 1.学校管理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 2.课改实验的物质环境日趋完善
- 3.课改实验的专业支持在加强
- 4.课程改革的政策及社会环境满意度有所上升
- 5.参加课改实验的学生素质持续发展
- 6.学科教学质量逐年提高
- 四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教师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待加强
- (二)教师编制、教师配备及教师负担问题比较突出
- (三)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 (四)课堂教学方面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 (五)考试评价制度及社会大环境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有距离
- (六)新教材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 五 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开展社会大讨论,重点解决观念和思想认识问题
- (二)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的专业化程度
- (三)切实解决教师编制、配备及教师负担问题
- (四)逐步解决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