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郊区小城镇发展问题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郊区小城镇发展问题
报告字数:14168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进入阶段性转型期的北京市,应坚持在空间上“控制中心城建设、保护乡村景观、重点发展郊区城镇”的分区发展,将郊区的小城镇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重要地区。为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具有都市地区特殊作用的小城镇的功能定位、动力机制、发展方向以及重点镇与小城镇的关系等问题,适当调整发展思路。
文章目录
- 一 关于北京郊区小城镇发展的阶段性变化
- 1.北京市小城镇的发展已经进入了着重内涵发展的阶段
- 2.北京市重点小城镇的发展
- 二 北京郊区小城镇的功能定位
- 1.分解城市功能的中心疏解功能
- 2.聚集城市产业的支撑发展功能
- 3.适宜市民生活的人口聚居功能
- 4.沟通城乡联系的集散枢纽功能
- 三 北京郊区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
- 1.政府规划和政策导向
- 2.房地产开发动力与集约用地压力
- 3.内生工业化带动的自主城镇化
- 4.城镇化和郊区化的客观趋势
- 四 关于北京郊区小城镇演变的方向
- 1.按照镇区所在地区的发展前景分类
- 2.按照主要功能分类
- 3.按照产业分类
- 4.按照小城镇的镇区与镇域的空间位置关系分类
- 五 处理好重点镇的重点建设与小城镇普遍建设的关系
- 1.从历史看,重点镇是北京市小城镇发展过程中保持政策连续性的载体
- 2.从发展趋势看,重点镇的现实功能或作用,是在一定时期内先行地开展城乡一体化的规划、设计和建设
- 3.解决好小城镇功能的理论层问题:城市与乡村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