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四川农村女性劳务输出形势报告
四川农村女性劳务输出形势报告
报告字数:10617字
报告页数:13页
摘要: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农村女性就自发参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至2006年,四川农村女性的劳务输出已有624万人的规模。本文对四川女性劳务输出的主要流入地、就业方式、进入行业和职业岗位特点、在流入地的生存现状、得到的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进行调查。并对女性劳务输出中需要注意的制约女性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剖析和总结。
文章目录
- 一 四川农村女性自发参与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劳务输出
- (一)以劳务输出为载体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了四川农村土地与人口的沉重压力
- (二)四川农村女性的劳务输出规模巨大
- (三)川籍女性农民工不但创造了社会财富,还为农村增加了收入
- 二 四川女性劳务输出者的主要流入地、就业方式、进入的行业和职业岗位特点
- (一)珠江三角洲是川籍女性农民工在省外的主要流入地
- (二)四川的女性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仍然不高,女性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技术含量低,以“粗”、“脏”、“累”、“苦”为特点的劳动力市场低端
- (三)由于体制和政策的缺陷,四川女性农民工大多均尽了其能却未能获得其所
- 三 四川女性劳务输出者在流入地的生存现状
- (一)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很低,半数为非正规就业,工作的稳定性差,失业已成为她们的共同忧虑
- (二)除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工资收入低外,她们大多数仍在劳动合同的保障之外
- (三)一些已婚女性缺少正常的“家庭生活”
- (四)17~30岁年龄段的女性农民工正在成为“问题”人群
- (五)由于超时超量的工作,她们均缺少“个人发展”的时间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条件
- (六)“子女教育”成为一些已婚女性最为忧虑的问题
- (七)外出务工女性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近半数的人有病不去就诊,也不做任何健康检查
- (八)她们大多仍在社会支持网络之外,遇到伤害,大多不了了之
- 四 近年来四川省的女性劳务输出得到了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动
- (一)外出女性农民工如何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已经成为政府、各群众团体及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
- (二)为使四川农村女性劳务输出者能够顺利就业,并在流入地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四川省各级政府、各群众组织,以及一些非政府组织,在输出地进行了大量的“能力建设”活动
- 五 女性劳务输出中需要注意的制约女性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