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分报告十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分报告十四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制机制和政策研究

作者:姚岚 夏江 易春黎

所属图书:中国医疗卫生发展报告No.3

图书作者:杜乐勋 张文鸣 中国卫生产业杂志社

出版时间:2007年08月

报告字数:13917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本文分析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制机制和政策,随着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高度危害性逐渐被人们所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也逐步开始为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广大居民所重视。针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危险因素广、发病潜伏期长、易控制、难治愈等一系列特点,在卫生部门的规划下,面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严重威胁,我们积极应对,2006年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
文章目录
  • 一 慢性病防治刻不容缓
  •         1.慢性病是我国居民头号杀手
  •         2.中国人健康行为堪忧
  •         3.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
  • 二 应对慢性病威胁,我们一直在行动
  •         1.加强慢性病现状和策略研究,制定慢性病防治纲要
  •         2.以项目为先导,强化社区慢性病防治平台
  •         3.加强指导规范的制定和推广,积极推进慢性病管理规范化
  •         4.集中力量开展重大慢性病的二级预防,创建慢性病防治示范基地
  • 三 当前我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体制机制
  •         1.政府主导慢性病管理,承担慢性病防治第一责任
  •         2.慢性病管理多方参与,管理机制多样化
  •         3.慢性病防治预防为主,三级预防和管理
  • 四 当前我国慢性病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未把慢性病防治作为主要职责
  •         2.慢性病防治资源结构和配置不合理
  •         3.慢性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         4.健康教育经费匮乏
  • 五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政策研究与对策
  •         1.用“政治行为”行为控制慢性病
  •         2.慢性病防治经费的主渠道应该是国家和地方财政
  •         3.预防是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手段
  •         4.搭建慢性病防治的网络平台——体制创新
  •         5.探索创新管理模式——机制创新
  •         6.预防心血管疾病2/3归功于健康教育
  •         7.坚持慢性病防治的平台在社区
  •         8.培养社区卫生服务人才是成败的关键
  •         9.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功能的拓展和延伸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