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思考
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战略思考

作者:马洪波

马洪波##剧锦文 李成勋

所属图书:中国经济发展战略No.7(2009)

图书作者:剧锦文 李成勋

出版时间:2009年06月

报告字数:6396字 报告页数:8页
摘要: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中央和青海省地方政府在三江源地区相继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项目,并开展了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践。然而,经过了10年的艰苦努力以后,三江源局部地区生态矛盾有所缓和,但生态环境整体恶化的趋势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政策,并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试验区。这一重大政策支持对于维护“中华水塔”的生态安全、探索改善生态与改善民生的“双赢”之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无疑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加快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文章目录
  • 一 加快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
  • 二 加快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基本原则
  •         1.补偿主体和补偿对象明确化
  •         2.补偿方式多样化
  •         3.补偿运作市场化
  •         4.补偿效果“造血”化
  • 三 加快建立三江源生态补偿机制的几点建议
  •         1.在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中,专门设立“三江源生态补偿转移支付”科目
  •         2.强化地方政府责任主体地位,完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管理体制
  •         3.改革资源税(费)征收管理办法,并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费)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