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河南省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河南省网络舆情分析报告

作者:张侃

所属图书:2011年河南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

图书作者:林宪斋 刘道兴 牛苏林

出版时间:2011年01月

报告字数:8313字 报告页数:11页
摘要:2010年是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一年,全国的网民数量已经突破4亿大关。互联网已经成为社会各阶层利益表达、情感宣泄、思想碰撞的重要舆论渠道。河南的网络舆论空间同样发展迅速,以赵作海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舆情事件标志着河南在一定范围内形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舆论热点。河南省委、省政府对网络舆情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使互联网也成为政府治国理政、了解社情民意的新平台。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的河南,需要不断完善应对网络舆情的机制,强化政府与网络社会及网民的互动,更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舆情对于政府管理的积极效应,从而维护社会和谐、健康发展。
文章目录
  • 一 河南省网络舆情空间发展现状分析
  •         (一)社会舆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情的主体
  •         (二)河南省网络舆情空间发展现状
  • 二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及政府的应对分析
  •         (一)赵作海冤狱事件:政府快速反应、积极应对的范例
  •         (二)“茶杯门”农民被拘事件:传统媒体与网络舆论合作对抗公权力的滥用
  •         (三)曹操墓真假之辩:网络舆论的情绪性与理性的博弈
  • 三 河南省网络舆情的发展特点及趋势分析
  •         (一)新老媒体互动加强,舆论影响力被放大
  •         (二)网络问政催热官民互动,网络民意逐步受到重视
  •         (三)网络舆情呈现传播途径多元化,传播主体大众化,舆情主题集中化的趋势
  •         (四)网络弥漫非理性情绪,“群体极化”现象初显
  • 四 提高网络舆情应对能力的分析与建议
  •         (一)用积极正面的舆论引导大众
  •         (二)建立网络舆情快速反应机制
  •         (三)传统主流媒体应与网络媒体加强联系,正确引导网络舆论
  •         (四)发挥网络“意见领袖”作用,引导网民自我教育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