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文化资本视域下多语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研究——以西江苗寨为例
文化资本视域下多语地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研究——以西江苗寨为例
报告字数:13754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语言景观在21世纪初期才受到应用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关注,并逐渐受到社会学、心理学、民族学等学科的重视,迅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在多语地区,语言景观是民族交流和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报告以贵州西江苗寨为研究对象,从文化资本理论的视角,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言景观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播过程中凸显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有利于促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向文化资产的转化,对多语地区如何实现旅游文化资源向经济价值的转化与提升以及如何使文化资本与地方生态旅游实现长期可持续互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文化资本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
文章目录
- 一 文化资本与语言景观
- (一)文化资本理论
- (二)语言景观
- 二 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现状调查研究
- (一)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现状
- (二)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语言景观研究结果分析
- 三 西江少数民族非遗传播过程中凸显的问题
- (一)非遗传承人的语用能力影响着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
- (二)利益分配主体有待明确
- (三)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比例失衡
- 四 文化资本视域下运用双语或多语助推少数民族非遗与西江地方生态旅游可持续互动发展的路径
- (一)注重新一代非遗传承人的语言能力培养
- (二)翻译非遗双语或多语系列丛书
- (三)加强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的规范管理
- (四)开发具有地方民族风格的非遗旅游文化产品
- (五)联合多部门共同培养旅游业的双语或多语人才
-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