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

作者:刘洋 薛强 郑勇华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图书作者:王伟杰 柴立(满)

出版时间:2016年08月

报告字数:11257字 报告页数:17页
摘要: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是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仡佬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黔北民间音乐的一枝奇葩。吹打常见于道真仡佬、苗族民间婚丧嫁娶现场,通常是为了“闹热”“捧场”。目前,专门针对道真仡佬族吹打进行的理论梳理比较少见,因此研究道真仡佬族吹打对于研究黔北地区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传承及民风民俗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视角,对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历史渊源、基本概况、传承谱系、传承人、保护与传承策略进行调研与理论梳理,为研究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开发、传承、保护、发展提供帮助。
文章目录
  • 一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历史渊源和分布区域
  •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的历史渊源
  •         (二)道真仡佬族吹打分布区域
  • 二 道真仡佬族吹打的主要特征和重要价值
  •         (一)主要特征
  •         (二)重要价值
  • 三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分类与主要曲目
  •         (一)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分类
  •         (二)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主要曲目
  • 四 道真仡佬族吹打的相关乐器及演凑形式
  •         (一)民俗吹打乐器
  •         (二)宗教吹打乐器
  •         (三)道真仡佬族吹打的演奏形式
  • 五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传承与保护情况
  •         (一)传承谱系及传承人
  •         (二)保护情况
  • 六 道真仡佬族吹打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         (一)缺乏专业的演出团队
  •         (二)现有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传承后继无人
  •         (三)设备老化,资金严重匮乏
  •         (四)缺乏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较差
  •         (五)重申报,轻管理
  •         (六)外出民间交流较少,知名度不高
  •         (七)缺乏高端智库,横向合作不够
  • 七 道真仡佬族吹打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         (一)依法保护,促进保护措施规范化
  •         (二)政府引导,全社会参与,市场主导
  •         (三)引进现代科技,促使保护方式科学化
  •         (四)传承人的培养注重层次化、重点化
  •         (五)巧借媒体,讲好吹打故事,传播仡佬文化
  •         (六)与时俱进,融合现代生活
  •         (七)政府领导,整合高端智库,成立道真仡佬文化研究院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