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14年大衡山区域城镇带一体化研究报告
2014年大衡山区域城镇带一体化研究报告
报告字数:63112字
报告页数:81页
摘要:本报告从中国新型城镇化趋势和湖南城镇化现状出发探讨了大衡山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大衡山城镇化发展中区域条块分割、区域各自为政、工业化水平低、可利用土地分布不均等问题,研究了以市场化为路径、以泛旅游产业为引导推进大衡山特色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思路,提出了打造旅游产业集群、促进消费聚集、促进城镇景区化、开发旅游综合体、促进城乡融合、加快户籍改革、优化区域环境、建立全方位合作机制等推进大衡山区域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并科学规划了大衡山旅游产业的吸引核体系和城镇带产业体系及城、镇、村产业互动整合的空间结构,提出了推进大衡山区域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保障措施。
文章目录
- 一 研究背景
- (一)我国经济发展新阶段与新型城镇化
- (二)湖南经济发展与城镇化加速
- (三)湖南城市群实践与大衡山特色城镇带建设
- (四)大衡山城镇带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 现状分析
- (一)交通区位与客流量预测
- (二)旅游资源优势与旅游产业发展状况
- (三)工业发展现状与市场竞争力
- (四)农业及其他第三产业基础
- (五)“南岳—开云—新塘”的空间融合潜力
- 三 主要问题
- (一)户籍制度的二元设计成为农民非农化的主要障碍
- (二)城乡制度二元分割阻碍资源要素的合理配置
- (三)区域条块分割导致旅游资源未能有效利用
- (四)发展各自为政制约旅游产业的优化整合
- (五)工业化水平低影响城镇化发展
- (六)可利用土地分布不均影响土地资源潜力释放
- 四 总体思路
- (一)规划的理论基础
- (二)指导思想
- (三)规划目标
- (四)实现路径
- 五 产业布局
- (一)旅游产业的吸引核规划
- (二)产业体系规划及其目标
- 六 空间集聚与空间结构
- (一)旅游引导的新型城镇化设计
- (二)功能区划与旅游综合体集聚
- (三)空间集聚与人口布局
- (四)一体化空间结构规划
- 七 保障措施
- (一)机制保障
- (二)政策保障
- (三)资金保障
- (四)用地保障
- (五)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