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6~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
2006~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成就、问题及未来发展对策

作者:王伟杰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图书作者:王伟杰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报告字数:25577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经成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先后颁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和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承与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非遗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对维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本报告在认真统计和分析我国世界级非遗名录、国家级非遗名录和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基础之上,指出了目前我国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特征、成就及不足。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虽然取得了重要成就,但还存在着“重申报轻管理”、“重开发轻保护”、与生态环境及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不足、非遗名录传承后继无人、非遗学科门类归属不清等问题。因此,我们应当继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体系,加强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监管、保护与培养,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聚集地的建设工作,实现少数民族非遗和汉族非遗共同保护,维护产业化利用中非遗的本真性,并坚持少数民族非遗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农业遗产等遗产的共同保护。
文章目录
  • 一 我国世界级和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基本数据统计
  •         (一)我国世界级非遗中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基本情况
  •         (二)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基本情况
  •         (三)国家级非遗扩展名录中少数民族非遗的基本情况
  •         (四)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基本情况
  • 二 我国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特征、成就及不足
  •         (一)我国国家级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特殊性与复杂性
  •         (二)我国少数民族非遗名录的成就
  •         (三)我国少数民族非遗申报及审批中的不足
  • 三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基本现状
  •         (一)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成就
  •         (二)我国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与不足
  • 四 我国少数民族非遗未来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         (一)继续完善少数民族非遗名录体系
  •         (二)重视文化生态保护区等非遗聚集地的建设
  •         (三)少数民族和汉族非遗的协同保护与传承
  •         (四)在非遗开发利用中拒绝“转基因”
  •         (五)加强对少数民族非遗传承人的监管、保护与培养
  •         (六)坚持非遗与自然遗产、文化遗产、农业遗产等的共同保护
  •         (七)以地方政府为主导,推动少数民族非遗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共同发展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