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乡村研究数据库!

乡村研究数据库 > 2006~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2006~2014年中国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报告

作者:谈国新 曹浩

所属图书: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

图书作者:王伟杰

出版时间:2015年06月

报告字数:13288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丰富多彩的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大量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开始消失,甚至濒临消亡。自2006年起,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保护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当前也存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加速,传承人的断层,少数民族民众保护意识淡薄,重申报、轻保护,开发程度低等问题,因此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一些对策建议,以期对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的保护、传承、开发工作有所帮助。
文章目录
  • 一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在保护、开发、传承过程中取得的成就
  •         (一)开展全国大普查,四级非遗代表作名录体系建立
  •         (二)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初步建立
  •         (三)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继建立
  •         (四)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法律法规建设加强
  • 二 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开发、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一)少数民族传统美术文化生态环境改变加速
  •         (二)少数民族传统美术传承人断层
  •         (三)少数民族民众保护意识淡薄,缺乏“文化自觉”
  •         (四)重申报、轻保护
  •         (五)开发程度低,尚未建立有效的产销渠道
  • 三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未来保护与传承的对策建议
  •         (一)加强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的普及,鼓励全民参与
  •         (二)重视新生代传承人的培养
  •         (三)建立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保护责任机制
  •         (四)深化少数民族传统美术类非遗数字化体系建设
  •         (五)进行科学的产业化开发
所属图书目录
MORE+ 推荐图书
MORE+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