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关于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的再认识——基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材料的讨论
关于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的再认识——基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档案材料的讨论
报告字数:14338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建立农村信用合作社曾是民国时期挽救中国农村经济危机的重要探索。学术界虽然从不同角度对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进行了研究,但在其性质的判定上并未形成一致的结论。本文试图在爬梳与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有农贷业务合作的农村信用社档案材料的基础上,运用金融中介理论,对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性质及判断标准进行讨论。本文认为,从基本职能、组织机构及经营目标三个方面来看,尽管受近代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及一些政治因素所限,近代农村信用合作社最终表现出来的未必是单一的经济行为,但其金融中介的性质则是非常明确的。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已有研究及相关史料说明
- (一)关于农村信用合作社性质已有的判断
- (二)关于档案材料的说明
- 三 金融中介性质的判断标准
- 四 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金融中介性质的判断
-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基本职能
-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组织机构
- (三)近代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经营目的
- 五 总结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