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时空整合分析
基于新型城镇化的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时空整合分析
报告字数:17443字
报告页数:20页
摘要:本文借鉴文化地理学、文化社会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在简析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时空格局的基础上,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文化发展的时空整合思维,围绕城乡文化时空整合中的时序性和空间性分析,构建城乡文化时空整合测度模型,从县(市)域尺度视角,探究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1980~2010年)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地域演化过程。研究表明,武汉城市圈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空间结构在改革开放初期呈斑状式,全面改革开放时期呈波状式,改革开放全面突破时期呈廊道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呈网络式。政府、企业、城乡社区、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利益博弈推动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结构重组和演变,基于政府提供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保障体系、企业开发优质的城乡文化产品、城乡社区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非政府组织督促城乡文化整合的科学运行等基本路径,提出优化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四项对策,旨在有系统地推进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实践。
文章目录
- 一 引言
- 二 城乡文化的时空格局
- (一)具有水文化特质的楚文化底蕴
- (二)具有“汉派”特色的现代城市文化
- (三)具有文化产业特点的新型城乡文化空间
- 三 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动态演变
- (一)改革开放初期:斑块式发展模式
- (二)全面改革开放时期:波状式发展模式
- (三)改革开放突破进展时期:廊道式发展模式
-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网络式发展模式
- 四 城乡文化时空整合的优化路径
- (一)政府行为:提供城乡文化整合的保障体系
- (二)企业行为:开发优质的城乡文化产品
- (三)城乡社区:建立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系统
- (四)非政府组织:督促城乡文化整合的科学运行
- 五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