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农村人情的性质:村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验阐释
农村人情的性质:村庄社会结构视角的经验阐释
报告字数:19436字
报告页数:21页
摘要:本文的立意在于对农村人情的性质进行经验和理论的阐释。在中国农村“整体性”的背景下来探究实践上的“差异性”,在熟人社会的场域中划分出不同的理想类型,这是本文农村人情研究的主旨;以村庄社会结构为研究视角和基本的方法论、以实践的逻辑建构农村人情的基本框架是本文的研究路径。本文认为,在不同类型的村庄中人情具有不同的社会性质:团结型村庄中,人情是依附性的;分裂型村庄中,人情则起着“黏合剂”的作用;分散型村庄中,人情则是个人表达性的。不同的社会性质决定着人情在熟人社会中的表现方式、运作逻辑、价值建构都有所不同,因而农村人情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农村人情的社会性质为理解农村的经济、社会、文化现象提供了一个基本框架。
文章目录
- 一 人情研究与农村人情研究路径
- 二 熟人社会与村庄社会结构
- 1.熟人社会
- 2.自己人认同
- 3.村庄社会结构及其区域分布
- 三 人情的性质及其区域差异
- 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