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研究数据库 >
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合法性”的形塑与强化
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底层地位“合法性”的形塑与强化
报告字数:27597字
报告页数:24页
摘要:地位合法性是人们对现有分层结构、阶层间关系合理性的感知与判断。类似于其他底层群体,当代转型中国的农民工群体也已挣扎在一种貌似“合法化”的不平等地位体系中。本文以建筑装饰业农民工为例,力图揭示不平等地位关系合法化的原因机制。第一,建筑装饰业层层分包的运行体制和关系霸权的人事管理惯例,在现代建筑工地建构起传统尊卑亲疏等道德理念盛行的温床,有助于工人认同自身所处的不平等地位体系的合理性。第二,建筑装饰业的劳动过程在表面上按照公认的社会公正原则展开,使工人们更容易认可此劳动过程中形成与体现的地位秩序。第三,地位合法性获得了外部效力因素的支持。第四,建筑装饰业农民工在同其他群体的比较中感到自身处境的优越性,也有助于他们获得心理平衡。
文章目录
- 一 传统“正义”观
- 1.“劳心”与“劳力”
- 2.“亲亲”与“尊尊”
- 3.“义”与“关系”
- 二 劳动过程中的社会公正原则
- 1.衡平原则
- 2.程序公认原则
- 3.平等原则
- 三 权威因素的合法性传递
- 1.制度规范
- 2.公共话语
- 四 尊严在别处:自身地位维度之外的比较优势
- 1.迅速增长的“高薪”——相比于普通工薪阶层的优越感
- 2.市场短缺的技术——相比于大学生的优越感
- 3.长见识的轻巧职业——相比于其他底层群体的优越感
- 4.保留的农民身份——相比于城市人的优越感
- 五 小结